2022年,电商卖家面临的3大困境

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进入2022年了,而随着日子的临近,电商所面临的困境越发明显,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下电商卖家已经或者即将迎来的几座大山,希望大家能够提早做好防备,规避风险。

1、电商查税

11月30日晚,自称“微商教父”的龚文祥在社群宣布因被查税面临财务危机,将解散“触电会”并退出微商行业。

而随着淘宝直播主播薇娅、雪梨、林珊珊等人因为不合理避税被罚款,大部分主播都开始自查并补齐税款。

而据说最近也有很多的淘宝天猫店主已经接到通知,开始查税了。

通过这些事,我们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电商行业税务监管一定会规范化、标准化,开店不用交税的日子也将迎来全面终结。

但如果规范交税,电商卖家的利润势必会被摊薄,尤其是国内的电商的潜规则就是刷单,一旦查起税来,包括刷单在内的每一单交易都得交税,没有几个商家能够承受得住。

所以以往通过刷单做排名就能获取大批自然流量的日子不长了,后面商家都只能用诸如短视频、直播、低价引流款和淘客等方式来做。这对于很多以刷单为生的商家来说是个噩耗。

行业规范化必然会带来一些人的阵痛,这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事,所以作为商家的我们,应该积极的去寻找能够摊平税款的增长点;积极的寻找新的方法做好生意,而不是在刷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这样的路永远都不会是长久之计。

2、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

疫情以来,不同种类的原材料都迎来了普遍且持续的上涨,导致很多行业的商品价格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上调,有的上调幅度甚至达到了两位数。

这对于商家和消费者来说都不是一个好事情,为了抵消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问题,商品必定会涨价,而面对涨价的商品,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必定下降,最终单个商品的利润即使没有降低,但总体的销量却下滑了,商家的收益也就更少。

而如果不涨价,要么选择价格和质量更低的原材料,要么就得下架或者赔着卖。而这些做法对于商家和消费者来说都不是好事。

而根据综投网整理,对于这一波涨价,多数企业认为“这仅仅是开端”:涨价第一波“疫情”;第二波“材料暴涨”;第三波“供应商涨价,停工停产”;第四波“错峰用电,开3天停4天”;最后一波“货期会越来越长,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”,价格会越涨越高。

因此,明年原材料涨价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,该如何应对原材料持续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,是我们作为商家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。

3、大多数流量被头部主播把控

今年双11预售日开启,薇娅和李佳琦一晚就卖了189亿,而2020年他们的数据则是90亿,仅仅一年时间就翻了一倍多,说明淘宝的用户群体越发青睐淘宝主播推荐而不是店铺推荐。

这也意味着商家在成交中丧失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,如薇娅和李佳琦这样的主播的话语权却越来越重,如果想要做好店铺的话就避不开直播,要么自己进行直播,要么找主播帮自己带货。

作为行业的开拓者,薇娅、李佳琦等头部主播们拥有极大的话语权,最明显的就是最低价。商家如果给不出主播提出的价格折扣,主播就可以直接拒绝,毕竟流量只集中在头部的几个主播手上,而有的是品牌与他们合作。

当然,随着近期薇娅、雪梨等主播因偷税漏税被全网封禁,这些头部主播的粉丝势必会被其他主播或店铺直播所瓜分,这对于做店铺自播的卖家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翻身机会。

不过总的来说,只有随着行业逐渐被完善,主播话语权才会逐渐被削弱,到那时品牌商家们不再只是旁观者,才能坐到桌前,希望博弈出更公平的价格。

而这一天,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到来,因此作为商家,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加大直播投入,从而完善直播行业,以及寻找如淘宝短视频、私域流量运营等更多方式来促进客户成交和复购。

私域流量运营作为微信生态的最大亮点,仍然是值得商家去下重注投入的,随着互联互通的逐步展开,现在微信个人聊天和群聊都可以直达其他电商平台,个人认为这对商家来说是利大于弊的。但以往的私域运营方式可能不再适用,需要商家自行测试该如何落地,哪种方式转化效果更好。

总的来说,随着2022年的到来,电商的形势逐渐明朗,对于商家来说既是挑战,也是机遇,能够越早找到解决方法,那么我们就能分到越大的一杯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