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用科技 为电商中小卖家提供SaaS工具

拼多多店铺自然流量怎么看?如何区分自然流量和付费流量

发布作者:东风 发布时间:2025-09-10 10:50:06

📊 对于拼多多商家而言,流量是店铺运营的核心,而自然流量(无需付费获取的免费流量)与付费流量(如直通车、多多搜索)的占比,直接影响店铺的盈利空间和长期发展。很多商家困惑:如何在后台找到自然流量的数据?又该怎么准确区分两种流量,避免混淆数据导致运营策略失误?其实,拼多多商家后台提供了清晰的流量数据模块,只要掌握正确的查看路径和区分逻辑,就能轻松搞定。本文将从自然流量的查看方法、两种流量的核心区分维度、不同流量的运营策略、常见数据误区解答四个方面,帮商家理清流量数据,精准优化运营方向。

1. 拼多多店铺自然流量的查看方法,后台多模块找数据

🔍 拼多多店铺的自然流量数据分散在多个后台模块,需结合“流量来源”“商品数据”“搜索数据”综合查看,具体路径如下:

✅ 方法1:通过“商家后台-流量数据-流量来源”查看整体自然流量占比。
登录拼多多商家管理后台(https://mms.pinduoduo.com),点击左侧菜单栏“数据中心-流量数据-流量来源”,进入流量来源分析页面。在“流量类型”筛选栏中,可看到“免费流量”(即自然流量)和“付费流量”的分类:
① 免费流量包含“搜索流量”(用户通过搜索关键词进入店铺)、“推荐流量”(平台算法推荐进入,如首页推荐、猜你喜欢)、“活动流量”(参与平台免费活动获得的流量,如9.9特卖、秒杀活动)、“其他免费流量”(如店铺收藏、商品分享进入);
② 页面会显示免费流量的“访客数(UV)”“浏览量(PV)”“点击率(CTR)”“转化率”等核心数据,还能按“日/周/月”筛选时间维度,对比不同周期的自然流量变化。某服饰商家通过此模块发现,近7天自然流量占比从40%提升到60%,主要得益于推荐流量的增长。

✅ 方法2:通过“商品数据-商品分析”查看单商品自然流量表现。
若想了解某款商品的自然流量情况,点击“数据中心-商品数据-商品分析”,选择具体商品(或通过商品ID搜索),进入商品详情数据页。在“流量来源”板块,同样可筛选“免费流量”,查看该商品的搜索流量、推荐流量等细分数据,还能对比“自然流量带来的订单量”“自然流量转化率”——这是判断商品自然流量价值的关键指标。例如,某食品商家发现一款零食的自然流量转化率达8%,远超店铺平均水平,于是加大该商品的自然流量优化力度。

✅ 方法3:通过“搜索数据-搜索词分析”查看核心关键词自然流量。
自然流量中“搜索流量”占比最高,需单独分析关键词表现。点击“数据中心-搜索数据-搜索词分析”,输入店铺核心商品的关键词(如“夏季连衣裙”“网红零食”),可查看该关键词的“免费点击量”“免费点击率”“免费转化率”:
① 若关键词的“免费点击量”高,说明该词的自然排名靠前,能为店铺带来稳定自然流量;
② 若“免费点击率”低,需优化商品标题或主图(如标题添加更多用户常搜词,主图突出卖点)。某家居商家通过此模块,发现“北欧风沙发”关键词的免费点击量是“客厅沙发”的2倍,于是调整商品标题,重点布局前者。

✅ 方法4:通过“活动数据-活动效果”查看免费活动带来的自然流量。
参与平台免费活动(如9.9特卖、限时秒杀、百亿补贴外围活动)获得的流量,也属于自然流量范畴。点击“营销中心-活动数据-活动效果”,选择已参与的免费活动,查看“活动期间访客数”“活动带来的自然流量占比”——例如,某美妆商家参与“9.9特卖”活动后,活动期间自然流量增长200%,且活动结束后,该商品的搜索自然流量仍保持10%的增长(用户后续搜索关键词找到该商品)。

2. 拼多多自然流量与付费流量的核心区分维度,4个维度辨差异

📏 很多商家混淆自然流量和付费流量,其实两者在“来源逻辑”“数据标识”“成本结构”“稳定性”上有本质区别,具体区分维度如下:

✅ 维度1:流量来源逻辑不同,免费vs付费是核心。
① 自然流量(免费流量):无需向平台支付费用,由用户主动行为或平台免费推荐产生,核心逻辑是“内容/商品质量驱动”——例如,用户搜索“儿童绘本”,你的商品因标题包含该关键词且权重高(销量、评价好),排名靠前被点击;或平台算法认为你的商品符合用户偏好,推荐到“猜你喜欢”页面。
② 付费流量:需向平台支付广告费才能获得,核心逻辑是“付费投放驱动”——例如,开通“多多搜索”(原直通车),针对“儿童绘本”关键词出价,出价越高排名越靠前,用户点击一次扣一次费;或通过“多多场景”投放,在首页推荐、搜索结果页等位置展示商品,按点击或千次曝光收费。某玩具商家开通多多搜索后,“儿童积木”关键词的付费流量占比达30%,但自然流量仅占15%,说明店铺过度依赖付费。

✅ 维度2:后台数据标识不同,明确标注“免费/付费”。
拼多多后台对两种流量有明确标识,不会混淆:
① 所有流量数据模块(如流量来源、商品分析)中,均会在“流量类型”或“流量来源”后标注“免费”或“付费”,例如“搜索流量-免费”“多多搜索-付费”“推荐流量-免费”“多多场景-付费”;
② 付费流量还会关联“投放计划”,例如在“推广中心-多多搜索-计划数据”中,可看到某投放计划带来的“付费访客数”“付费订单量”,这些数据与后台“流量来源”中的付费流量数据完全匹配。某数码商家通过对比,发现“多多搜索”计划带来的付费访客数,与“流量来源”中付费流量的访客数一致,确认数据无偏差。

✅ 维度3:成本结构不同,自然流量零直接成本。
① 自然流量:无直接成本,仅需投入“运营成本”(如优化标题、主图、积累评价的时间和人力),长期来看ROI(投入产出比)更高——例如,某服装商家花1周优化商品标题,自然流量增长30%,带来额外500单订单,未花一分广告费;
② 付费流量:有明确的直接成本,按“点击(CPC)”或“曝光(CPM)”收费,需计算“获客成本(CAC)”——例如,多多搜索某关键词点击一次2元,带来100次点击,成交5单,获客成本为(100×2)÷5=40元/单。若商品利润仅30元/单,则该付费流量亏损,需调整出价或优化转化率。

✅ 维度4:稳定性不同,自然流量更持久。
① 自然流量:一旦商品权重(销量、评价、点击率、转化率)稳定,流量会长期持续,甚至随权重提升而增长——例如,某零食商品通过自然流量积累1万+销量和500+好评后,即使不做任何运营,每月仍能稳定获得2000+自然访客;
② 付费流量:停止投放后会立即消失,稳定性完全依赖“广告费投入”——例如,某家居商家关闭多多场景投放后,次日该渠道的付费流量从500UV降至0,若想恢复需重新开启投放并支付费用。

3. 拼多多自然流量与付费流量的运营策略,按需优化提效益

💡 清楚区分两种流量后,需针对性制定运营策略:自然流量侧重“长期权重提升”,付费流量侧重“短期精准引流”,两者结合才能最大化效益。

✅ 策略1:自然流量优化:抓关键词、提权重、蹭免费活动。
① 关键词优化:通过“搜索词分析”筛选高热度、低竞争的关键词(如“夏季薄款睡衣女 宽松”比“睡衣女”竞争小),融入商品标题(标题需包含核心词+属性词+场景词,如“夏季薄款睡衣女 宽松 家居服 可外穿”),每周优化1次标题(替换无流量的关键词);
② 提升商品权重:通过“优化主图(突出卖点,如“防蚊”“显瘦”)”“提升评价质量(引导用户晒图+文字评价,如“面料舒服,版型好看”)”“优化转化率(设置优惠券、满减活动)”提升商品综合权重,进而提高自然排名;
③ 蹭免费活动:积极参与平台免费活动(如9.9特卖、秒杀、每日签到),这些活动能带来大量自然流量,且参与门槛低(多数活动对销量、评价要求不高)。某百货商家通过参与“9.9特卖”,自然流量增长3倍,且活动后商品搜索排名提升10页。

✅ 策略2:付费流量优化:控成本、选精准词、测款测图。
① 控制获客成本:通过“推广中心-多多搜索/多多场景-计划数据”监控获客成本,若成本高于商品利润,可降低关键词出价(或关闭高成本关键词)、优化“定向人群”(如针对“女性-18-35岁”精准投放,减少无效点击);
② 选择精准关键词:优先投放“长尾关键词”(如“儿童运动鞋 防滑 透气 3岁”),这类词流量虽不如大词,但转化率高、竞争小、成本低,适合中小商家;避免投放“宽泛词”(如“运动鞋”),这类词点击成本高且转化差;
③ 用于测款测图:新商品无自然流量时,可通过付费流量快速测款——投放2-3天,观察不同商品的“点击率”“转化率”,选择数据好的商品重点推自然流量。某鞋类商家通过付费测款,发现一款小白鞋转化率达7%,后续集中资源优化其自然流量,最终该商品成为店铺爆款。

✅ 策略3:两种流量结合:付费带自然,自然降依赖。
中小商家可采用“付费流量带动自然流量,再逐步降低付费依赖”的策略:
① 新商品期:用付费流量(如多多搜索)带初始销量和评价(投放1-2周,积累50-100单),当商品有基础权重后,自然流量会逐步增长;
② 成长期:当自然流量占比达50%以上,逐步降低付费投放力度(如减少30%预算),将资源转向自然流量优化;
③ 成熟期:自然流量占比稳定在70%以上,仅保留少量付费投放(用于监控关键词热度、补充少量流量缺口)。某女装商家通过此策略,3个月内自然流量占比从20%提升到80%,广告成本降低60%。

4. 拼多多流量数据的常见误区,避开这些坑

❌ 商家在查看和区分流量数据时,常因误解规则导致判断失误,以下是高频误区及解答:

❌ 误区1:认为“活动流量都是付费的”,忽略免费活动自然流量。
解答:拼多多活动分“免费活动”和“付费活动”,仅“多多果园”“多多牧场”等需付费报名的活动属于付费流量,而“9.9特卖”“秒杀”“百亿补贴外围”“天天领现金”等免费活动带来的流量,均属于自然流量。某食品商家误以为“秒杀活动流量是付费的”,未参与活动,错失每月2000+自然访客,了解规则后参与活动,自然流量立即增长。

❌ 误区2:将“店铺收藏带来的流量归为付费流量”,实际是自然流量。
解答:用户通过“我的收藏-店铺”进入店铺的流量,属于“其他免费流量”(自然流量),因为这类流量是用户主动收藏后再次访问,无需商家付费。某家居商家发现“收藏流量”占自然流量的15%,于是在商品详情页添加“收藏店铺领5元券”的引导,进一步提升收藏流量占比。

❌ 误区3:认为“自然流量转化率一定比付费流量低”,实际看商品匹配度。
解答:若自然流量的“关键词/推荐场景”与商品高度匹配,转化率可能高于付费流量。例如,某母婴商家的“婴儿纸尿裤 超薄 夜用”关键词自然流量转化率达10%,而付费投放的“婴儿纸尿裤”宽泛词转化率仅3%——原因是自然流量的用户需求更精准(明确要“超薄夜用”),付费流量的用户需求较模糊。

❌ 误区4:只看“访客数”不看“转化率”,误判流量价值。
解答:自然流量的价值核心看“转化率”,而非单纯的访客数。例如,A商品自然流量1000UV,转化率2%,带来20单;B商品自然流量500UV,转化率8%,带来40单——虽然A的访客数更多,但B的自然流量价值更高,需重点优化B商品的自然流量。某玩具商家曾只关注访客数,忽略转化率,后来调整策略,重点推高转化商品,自然流量订单量增长50%。

相关文章
拼多多怎么激活店铺?拼多多如何引爆自然流量
拼多多怎么激活店铺?拼多多如何引爆自然流量
在电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,拼多多凭借其独特的社交电商模式,成为众多商家开拓市场的重要平台。然而,许多新手商家在入驻拼多多后,面临着店铺无法正常运营、流量稀少等问题。本文将详细介绍拼多多店铺激活的具
5-28
拼多多店铺流量如何计算?拼多多怎么提高店铺自然流量
拼多多店铺流量如何计算?拼多多怎么提高店铺自然流量
在拼多多平台上,店铺流量是衡量店铺运营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。了解店铺流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提高店铺自然流量,对于商家来说至关重要。本文将为你详细解答拼多多店铺流量的计算方式,并提供一些实用的策略来提升店
5-28
新店拼多多店铺流量怎么做起来?拼多多新店铺如何快速提升流量
新店拼多多店铺流量怎么做起来?拼多多新店铺如何快速提升流量
🌱 刚注册的拼多多新店,就像一片荒芜的田地:没有评分、没有层级、没有粉丝,系统给的“冷启动”流量往往只有几十到几百访客。如何把这片荒地开垦成高产良田?本篇2000字硬核原创,用“数据+实操+踩坑复盘
8-20
拼多多店铺dsr高怎么没有自然流量?
拼多多店铺dsr高怎么没有自然流量?
📊 不少拼多多商家遇到这样的困惑:店铺DSR评分明明很高(甚至三项飘红),自然流量却始终上不去,甚至出现下滑趋势。DSR作为衡量店铺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,确实会影响平台对店铺的评价,但它并非决定自然流
8-27
拼多多店铺被限制没流量怎么解除?拼多多店铺处于三级处罚中如何解除限制
拼多多店铺被限制没流量怎么解除?拼多多店铺处于三级处罚中如何解除限制
面对拼多多三级处罚限制处罚等级机制,提供经过验证的7天解除方案,分享平台不会告诉你的流量恢复秘籍,并解析如何将危机转化为升级契机。无论你的店铺刚被限制,还是处于长期处罚中,这套挽救过287家店铺的方法
8-27
拼多多付费店铺可以做自然流量吗?
拼多多付费店铺可以做自然流量吗?
砸钱开付费推广后,很多老板担心:拼多多付费店铺可以做自然流量吗?会不会一旦停投就归零?本篇2000字硬核原创,用最新算法逻辑+一线案例,告诉你“付费”与“自然”并非零和,而是可以互相放大。看完就能马上
8-27
加入社群
电话咨询
400-0577-662
帮助文档
拼多多店铺自然流量怎么看?如何区分自然流量和付费流量
发布作者:东风 发布时间:2025-09-10 10:50:06

📊 对于拼多多商家而言,流量是店铺运营的核心,而自然流量(无需付费获取的免费流量)与付费流量(如直通车、多多搜索)的占比,直接影响店铺的盈利空间和长期发展。很多商家困惑:如何在后台找到自然流量的数据?又该怎么准确区分两种流量,避免混淆数据导致运营策略失误?其实,拼多多商家后台提供了清晰的流量数据模块,只要掌握正确的查看路径和区分逻辑,就能轻松搞定。本文将从自然流量的查看方法、两种流量的核心区分维度、不同流量的运营策略、常见数据误区解答四个方面,帮商家理清流量数据,精准优化运营方向。

1. 拼多多店铺自然流量的查看方法,后台多模块找数据

🔍 拼多多店铺的自然流量数据分散在多个后台模块,需结合“流量来源”“商品数据”“搜索数据”综合查看,具体路径如下:

✅ 方法1:通过“商家后台-流量数据-流量来源”查看整体自然流量占比。
登录拼多多商家管理后台(https://mms.pinduoduo.com),点击左侧菜单栏“数据中心-流量数据-流量来源”,进入流量来源分析页面。在“流量类型”筛选栏中,可看到“免费流量”(即自然流量)和“付费流量”的分类:
① 免费流量包含“搜索流量”(用户通过搜索关键词进入店铺)、“推荐流量”(平台算法推荐进入,如首页推荐、猜你喜欢)、“活动流量”(参与平台免费活动获得的流量,如9.9特卖、秒杀活动)、“其他免费流量”(如店铺收藏、商品分享进入);
② 页面会显示免费流量的“访客数(UV)”“浏览量(PV)”“点击率(CTR)”“转化率”等核心数据,还能按“日/周/月”筛选时间维度,对比不同周期的自然流量变化。某服饰商家通过此模块发现,近7天自然流量占比从40%提升到60%,主要得益于推荐流量的增长。

✅ 方法2:通过“商品数据-商品分析”查看单商品自然流量表现。
若想了解某款商品的自然流量情况,点击“数据中心-商品数据-商品分析”,选择具体商品(或通过商品ID搜索),进入商品详情数据页。在“流量来源”板块,同样可筛选“免费流量”,查看该商品的搜索流量、推荐流量等细分数据,还能对比“自然流量带来的订单量”“自然流量转化率”——这是判断商品自然流量价值的关键指标。例如,某食品商家发现一款零食的自然流量转化率达8%,远超店铺平均水平,于是加大该商品的自然流量优化力度。

✅ 方法3:通过“搜索数据-搜索词分析”查看核心关键词自然流量。
自然流量中“搜索流量”占比最高,需单独分析关键词表现。点击“数据中心-搜索数据-搜索词分析”,输入店铺核心商品的关键词(如“夏季连衣裙”“网红零食”),可查看该关键词的“免费点击量”“免费点击率”“免费转化率”:
① 若关键词的“免费点击量”高,说明该词的自然排名靠前,能为店铺带来稳定自然流量;
② 若“免费点击率”低,需优化商品标题或主图(如标题添加更多用户常搜词,主图突出卖点)。某家居商家通过此模块,发现“北欧风沙发”关键词的免费点击量是“客厅沙发”的2倍,于是调整商品标题,重点布局前者。

✅ 方法4:通过“活动数据-活动效果”查看免费活动带来的自然流量。
参与平台免费活动(如9.9特卖、限时秒杀、百亿补贴外围活动)获得的流量,也属于自然流量范畴。点击“营销中心-活动数据-活动效果”,选择已参与的免费活动,查看“活动期间访客数”“活动带来的自然流量占比”——例如,某美妆商家参与“9.9特卖”活动后,活动期间自然流量增长200%,且活动结束后,该商品的搜索自然流量仍保持10%的增长(用户后续搜索关键词找到该商品)。

2. 拼多多自然流量与付费流量的核心区分维度,4个维度辨差异

📏 很多商家混淆自然流量和付费流量,其实两者在“来源逻辑”“数据标识”“成本结构”“稳定性”上有本质区别,具体区分维度如下:

✅ 维度1:流量来源逻辑不同,免费vs付费是核心。
① 自然流量(免费流量):无需向平台支付费用,由用户主动行为或平台免费推荐产生,核心逻辑是“内容/商品质量驱动”——例如,用户搜索“儿童绘本”,你的商品因标题包含该关键词且权重高(销量、评价好),排名靠前被点击;或平台算法认为你的商品符合用户偏好,推荐到“猜你喜欢”页面。
② 付费流量:需向平台支付广告费才能获得,核心逻辑是“付费投放驱动”——例如,开通“多多搜索”(原直通车),针对“儿童绘本”关键词出价,出价越高排名越靠前,用户点击一次扣一次费;或通过“多多场景”投放,在首页推荐、搜索结果页等位置展示商品,按点击或千次曝光收费。某玩具商家开通多多搜索后,“儿童积木”关键词的付费流量占比达30%,但自然流量仅占15%,说明店铺过度依赖付费。

✅ 维度2:后台数据标识不同,明确标注“免费/付费”。
拼多多后台对两种流量有明确标识,不会混淆:
① 所有流量数据模块(如流量来源、商品分析)中,均会在“流量类型”或“流量来源”后标注“免费”或“付费”,例如“搜索流量-免费”“多多搜索-付费”“推荐流量-免费”“多多场景-付费”;
② 付费流量还会关联“投放计划”,例如在“推广中心-多多搜索-计划数据”中,可看到某投放计划带来的“付费访客数”“付费订单量”,这些数据与后台“流量来源”中的付费流量数据完全匹配。某数码商家通过对比,发现“多多搜索”计划带来的付费访客数,与“流量来源”中付费流量的访客数一致,确认数据无偏差。

✅ 维度3:成本结构不同,自然流量零直接成本。
① 自然流量:无直接成本,仅需投入“运营成本”(如优化标题、主图、积累评价的时间和人力),长期来看ROI(投入产出比)更高——例如,某服装商家花1周优化商品标题,自然流量增长30%,带来额外500单订单,未花一分广告费;
② 付费流量:有明确的直接成本,按“点击(CPC)”或“曝光(CPM)”收费,需计算“获客成本(CAC)”——例如,多多搜索某关键词点击一次2元,带来100次点击,成交5单,获客成本为(100×2)÷5=40元/单。若商品利润仅30元/单,则该付费流量亏损,需调整出价或优化转化率。

✅ 维度4:稳定性不同,自然流量更持久。
① 自然流量:一旦商品权重(销量、评价、点击率、转化率)稳定,流量会长期持续,甚至随权重提升而增长——例如,某零食商品通过自然流量积累1万+销量和500+好评后,即使不做任何运营,每月仍能稳定获得2000+自然访客;
② 付费流量:停止投放后会立即消失,稳定性完全依赖“广告费投入”——例如,某家居商家关闭多多场景投放后,次日该渠道的付费流量从500UV降至0,若想恢复需重新开启投放并支付费用。

3. 拼多多自然流量与付费流量的运营策略,按需优化提效益

💡 清楚区分两种流量后,需针对性制定运营策略:自然流量侧重“长期权重提升”,付费流量侧重“短期精准引流”,两者结合才能最大化效益。

✅ 策略1:自然流量优化:抓关键词、提权重、蹭免费活动。
① 关键词优化:通过“搜索词分析”筛选高热度、低竞争的关键词(如“夏季薄款睡衣女 宽松”比“睡衣女”竞争小),融入商品标题(标题需包含核心词+属性词+场景词,如“夏季薄款睡衣女 宽松 家居服 可外穿”),每周优化1次标题(替换无流量的关键词);
② 提升商品权重:通过“优化主图(突出卖点,如“防蚊”“显瘦”)”“提升评价质量(引导用户晒图+文字评价,如“面料舒服,版型好看”)”“优化转化率(设置优惠券、满减活动)”提升商品综合权重,进而提高自然排名;
③ 蹭免费活动:积极参与平台免费活动(如9.9特卖、秒杀、每日签到),这些活动能带来大量自然流量,且参与门槛低(多数活动对销量、评价要求不高)。某百货商家通过参与“9.9特卖”,自然流量增长3倍,且活动后商品搜索排名提升10页。

✅ 策略2:付费流量优化:控成本、选精准词、测款测图。
① 控制获客成本:通过“推广中心-多多搜索/多多场景-计划数据”监控获客成本,若成本高于商品利润,可降低关键词出价(或关闭高成本关键词)、优化“定向人群”(如针对“女性-18-35岁”精准投放,减少无效点击);
② 选择精准关键词:优先投放“长尾关键词”(如“儿童运动鞋 防滑 透气 3岁”),这类词流量虽不如大词,但转化率高、竞争小、成本低,适合中小商家;避免投放“宽泛词”(如“运动鞋”),这类词点击成本高且转化差;
③ 用于测款测图:新商品无自然流量时,可通过付费流量快速测款——投放2-3天,观察不同商品的“点击率”“转化率”,选择数据好的商品重点推自然流量。某鞋类商家通过付费测款,发现一款小白鞋转化率达7%,后续集中资源优化其自然流量,最终该商品成为店铺爆款。

✅ 策略3:两种流量结合:付费带自然,自然降依赖。
中小商家可采用“付费流量带动自然流量,再逐步降低付费依赖”的策略:
① 新商品期:用付费流量(如多多搜索)带初始销量和评价(投放1-2周,积累50-100单),当商品有基础权重后,自然流量会逐步增长;
② 成长期:当自然流量占比达50%以上,逐步降低付费投放力度(如减少30%预算),将资源转向自然流量优化;
③ 成熟期:自然流量占比稳定在70%以上,仅保留少量付费投放(用于监控关键词热度、补充少量流量缺口)。某女装商家通过此策略,3个月内自然流量占比从20%提升到80%,广告成本降低60%。

4. 拼多多流量数据的常见误区,避开这些坑

❌ 商家在查看和区分流量数据时,常因误解规则导致判断失误,以下是高频误区及解答:

❌ 误区1:认为“活动流量都是付费的”,忽略免费活动自然流量。
解答:拼多多活动分“免费活动”和“付费活动”,仅“多多果园”“多多牧场”等需付费报名的活动属于付费流量,而“9.9特卖”“秒杀”“百亿补贴外围”“天天领现金”等免费活动带来的流量,均属于自然流量。某食品商家误以为“秒杀活动流量是付费的”,未参与活动,错失每月2000+自然访客,了解规则后参与活动,自然流量立即增长。

❌ 误区2:将“店铺收藏带来的流量归为付费流量”,实际是自然流量。
解答:用户通过“我的收藏-店铺”进入店铺的流量,属于“其他免费流量”(自然流量),因为这类流量是用户主动收藏后再次访问,无需商家付费。某家居商家发现“收藏流量”占自然流量的15%,于是在商品详情页添加“收藏店铺领5元券”的引导,进一步提升收藏流量占比。

❌ 误区3:认为“自然流量转化率一定比付费流量低”,实际看商品匹配度。
解答:若自然流量的“关键词/推荐场景”与商品高度匹配,转化率可能高于付费流量。例如,某母婴商家的“婴儿纸尿裤 超薄 夜用”关键词自然流量转化率达10%,而付费投放的“婴儿纸尿裤”宽泛词转化率仅3%——原因是自然流量的用户需求更精准(明确要“超薄夜用”),付费流量的用户需求较模糊。

❌ 误区4:只看“访客数”不看“转化率”,误判流量价值。
解答:自然流量的价值核心看“转化率”,而非单纯的访客数。例如,A商品自然流量1000UV,转化率2%,带来20单;B商品自然流量500UV,转化率8%,带来40单——虽然A的访客数更多,但B的自然流量价值更高,需重点优化B商品的自然流量。某玩具商家曾只关注访客数,忽略转化率,后来调整策略,重点推高转化商品,自然流量订单量增长50%。

1688代发助手王免费体验